经过补水后的五原鸿雁湖胜似江南 刘祖国 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美誉。它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总土地面积1784万亩,现引黄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义长分中心管辖的义长灌域是河套灌区最大的灌域,承担着五原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13个乡镇和4个国营农场的灌排任务。2020年义长分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分中心党委提出“以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争创一流业绩,建成一流灌域”的目标。2022年,分中心党委以深入落实“五大行动”、助力建设全国一流灌区为目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大党建引领大发展,在工程建设、灌排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走在了河套灌区前列,特别是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先后完成近3亿元的投资任务,创造了分中心一次性完成大规模国管工程投资任务的新成绩,为义长灌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初秋的河套平原一望无际,成熟的向日葵和饱满的玉米尽收眼底,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丰济四闸,丰济渠供水所所长王岗带领大家看新修成的渠堤,自豪地说:“这是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丰济渠总长97公里,灌溉面积60万亩,我们是第一批实施的。这项工程于2021年9月开工,当年10月27日主体工程就完工了,今年4月附属工程以及植树造林全部完工。”王岗为这样的速度感到骄傲:“我们运用了现浇钢丝网片混凝土新工艺,这在河套灌区是第一家。”
站在丰济四闸上一眼望去,渠道笔直伸向远方,渠宽岸绿,渠水清清。
这仅仅是义长分中心抓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义长分中心以“五大”行动为抓手,推进渠道安澜工程建设,着力在“工程补短板”上下功夫。
扎实做好项目工程建设,认真完成好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0年至2021年,义长分中心圆满完成4731.9万元的重点项目工程建管任务。
利用地方债券项目资金实施了乌梁素海湖区河口自然湿地修复与人工湿地构建工程、苏独龙河生态补水通道整治及建筑物配套工程、苏独龙河泵站新建工程、沙河干渠渠道及建筑物改造工程、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凌汛分洪补水通道除险加固等工程,共计完成投资8689万元。
组织实施“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现代化改造项目丰济干渠防渗衬砌与建筑物改造工程,工程投资8888.64万元,已全部完成建设,部分工程已完成验收。
义长分中心还完成了沙河干渠乌北段清淤、堤背整形15.5公里,开挖垄道31公里,植造各类苗木15550株,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91万元。
目前,总投资12997.54万元的“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一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已完成投资11466.28万元。
“‘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2022年第二批项目于9月3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5699.4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303.18万元。同时完成2023—2025年项目的设计招标工作。”义长分中心裴承忠说。
在做好项目工程的同时,义长分中心全面实施灌域岁修养护工程,包括渠沟道清淤整治,建筑物维修改造,线路启闭机、电器设备维修整改,渠沟道堤背设立限高架等工程,并对灌域节制闸、交通桥、栏杆实施维修改造,对重点段落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水位计、视频监控的塔杆及悬臂、网络桅杆、通讯铁塔等信息化设备进行维修。
2020年以来,义长分中心全力抓好渠沟堤绿化工作,全面实施灌域渠沟堤垄道整理及造林绿化工程,累计完成国管渠沟道垄道整理、植树造林长度614公里,累计新植、补植各类苗木32.5万株。
义长分中心牢固树立长远思维,提前谋划,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在重点项目实施前,及时开展前期工作,提前砍伐树木,提前处理社会矛盾,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将所段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项目实施一并考虑,按照建设一流灌区的标准和要求,抓好水利工程保护用地整理,同步配套所段基础设施,实施环境绿化、美化、硬化工程,做到统筹全盘,一步到位。
灌域建设的一张张成绩单,换来的是渠宽堤固,生态向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大国粮仓,岁稔年丰。
供水保障竭力担当
宽广的河套平原上,羊群如白云,连片的向日葵花向着太阳展示笑脸,在河套大地上格外显眼。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巴彦淖尔市粮食稳产高产、安全丰收战略,义长分中心干部职工深入灌域乡镇、村社,认真调研灌域粮食作物种植情况,了解用水结构,结合水情、农情、工情,科学合理制定供水方案,提前引黄开灌,供水渠道放口后迅速加大到最大流量运行,采取优先为粮食作物供水等措施,保障粮食作物适时春播。
“为确保春夏灌任务的完成,我们做到早宣传、早动员、早落实。”义长分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董海军介绍说,“尤其是今年,我们根据灌域内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的实情,早引水早加水,以满足农作物各轮次用水需求,确保高产稳产。”
推进水体灵动灌域建设,义长分中心在着力提升供排水服务上铆足了劲。
裴承忠介绍说:“我们坚持农业生态一体化供水措施,转变传统施工方式和供水补水模式,把农业供水、生态补水和工程建设统筹考虑,统一安排。”乌梁素海生态补水主要由义长分中心来完成,补水量占到80%,每年的“开年大戏”就是为乌梁素海进行分凌生态补水。为提高乌梁素海供水和农业供水综合利用效率,义长分中心统筹农业供水、生态供水和工程建设,实施农业生态一体化精准供水措施,农业、生态补水同时进行,在保障农业供水的同时,根据乌梁素海水质变化情况,精准供水,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综合利用效率。2012年以来累计为乌梁素海生态供水25.53亿立方米,为改善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面推行引黄滴灌节水技术,灌域规划发展引黄滴灌面积63万亩。
全面提升供排水服务,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助力建设全国一流灌区、推动灌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落实“六个精准”的重要举措,引导灌户节水增产,帮助农民算好秋浇保墒效益账,农户秋浇保墒意识增强了,收入增加了,土地质量改善了。
针对灌域盐碱地多的特点,义长分中心加大排水力度,常态化疏通干沟,保持排水顺畅,严格管控污水排入沟道,有效降低地下水水位,发挥排水沟道排盐治碱、改善土地质量、增加单产的效益,为灌域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义长分中心的台账簿里显示:2020年以来,农业供水42.55亿立方米,累计完成农业灌溉面积1771.86万亩次。累计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14.63亿立方米。累计排水1.436亿立方米,排盐40.54万吨,为防治灌域内土地盐碱化、降低地下水水位打下坚实基础。
渠沟整治变土成金
提起河套灌区,让人不禁想起《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首民歌。这些拐拐弯弯上是黄河冲积出的广袤肥沃的土地。
在义长灌域,无论走到哪儿,总是渠连渠、堤接堤、水相通。
走进复兴渠供水所,个大鲜亮的黄柿子、黄河蜜瓜摆放在茶几上。所长樊志强开心地介绍说,这是他们所里自己种植的,黄柿子沙甜多汁,是五原县特有的蔬果,享誉全国。
“为盘活渠留地利用价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我们所一共整治荒弃渠留地91亩。”樊所长边说边来到复兴分水枢纽,只见黄河水沿着笔直的渠堤流向远方,堤岸一排排杨树随风摇曳,堤外是无边的庄稼地。
沿着渠堤前行,仿佛走不到尽头。“以前由于疏于管理,渠沟堤两侧的部分渠沟用地被当地农民耕种,通过清四乱,我们收回了这部分土地。”义长分中心董海军说。
在皂火干渠一闸左岸,裴承忠介绍说:“各个供排水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渠沟留地收回整理开发,划清渠沟堤保护范围,确定权限,便于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高效利用管区内的土地资源,搞活水利综合经营。”
近年来,义长分中心累计完成义和、皂火、复兴干渠和苏独龙河共计474余亩的土地整理。为改善渠留地质量,自筹资金对其中323.68亩渠留地撒施农家肥,推广小养殖、小菜园,改善基层站所生活条件。
“在干渠的渠留地范围内,我们沿渠堤两侧种上2万多棵胡杨、垂柳等,在其他地方种上粮食和各类蔬菜,这样既修复了渠堤生态,也增加了供水所的经济收入。”丰济所所长王岗说。
义长分中心在灌域内盘活渠留荒地,加强规划管理,将衬砌渠道实现造林全覆盖,为实现“路随水走、林随水走、水清岸美”的灌域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智慧水利彰显神威
义长灌域管辖范围点多面广,如何实施精准管理,一直是义长分中心着力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的正确领导下,义长分中心信息化建设管理步入快车道,在294万亩灌溉面积上装上了“千里眼”,真正实现了科技赋能、智慧水利。
在义长分中心信息化调度中心,技术人员熟练调取每一处供排水情自动化监测断面的实时在线数据,方便直观,一目了然。裴承忠打开手机App(应用程序),就能轻松了解灌域内的灌排情况,他笑着说:“我们在掌上就可以实时查看渠沟道运行数据,这里跟每一位职工的手机都连着。”
早在10年前,义长灌域信息化专用通信网络系统就已全面铺开,极大方便了信息化数据采集、控制点的布局,完全按照输水渠沟道等水利工程进行布设,传输更加有保障,与互联网保持隔离,安全稳定。目前,信息化专网覆盖义长分中心、所、段(点)三级管理单位共49处,供水所(段)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22年,义长分中心共建有通信铁塔23座,其中通信基站5座,形成了光缆专网、TDLTE(4G)、5.8G和2.4G无线通信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如果将传感器和采集系统比作灌区信息化的“耳目”,通信传输系统就是灌域的“神经网络”,灌溉水量调度等软件系统就是整个信息化工程的“大脑”,技术攻关助力灌域提质降本增效。
“目前,义长分中心已建成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流量自动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于给灌域安上了一双双眼睛。”义长分中心信息科科长陈爱萍说。
科技赋能,着眼未来,义长分中心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测精度,为科学配水、精准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打造全国一流灌区插上了“智慧翅膀”。
党建工作扎实高效
走进复兴渠供水所、丰济渠供水所、皂火渠供水所、六排干沟排水所、义和渠供水所、苏独龙河供水所等,无论哪一个单位,党建墙、学习栏、宣传栏都特别显眼,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各有特色。“我们分中心的每一个所站,党建工作都一直抓得很扎实。”裴承忠介绍说。
义长分中心党建工作常抓不懈,亮牌登高,强基固本,深化拓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义长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力平说:“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强化整改的行动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打造灌域内过硬的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灌域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义长分中心党委根据自身特点,每年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及学习计划,各党支部分别制定支部学习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组织开展“最强党支部”创评工作,灌区中心每年都要对支部进行评选验收;不断丰富完善党员全链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党员积分管理”,促进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规范量化积分管理和考评机制,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在开展“美丽所站、温馨段点”建设基础上,积极抓好美好职工之家建设,主要对基层所段办公、生活条件进行提标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幸福感、归属感、荣誉感。
“加强对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认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我们常抓不懈。”王力平说。分中心全面开展“以案促改”和“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双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分中心党委分别制定整改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整改,确保了整改工作按时间节点扎实有效推进。在分中心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分中心党委和所辖14个党支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果,且巡察整改工作通过了市委巡察组的检查验收,整改成效得到了好评与肯定。
在全面促进灌域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义长分中心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坚持走好第一方阵,向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灌区迈进。
本报图片除署名外由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义长分中心提供
黄河水从复兴枢纽流进灌域 刘祖国 摄
黄河水灌溉河套沃野农田 刘祖国 摄
修整后的义和干渠水清岸绿
修整一新的丰济二闸
为粮食增产提供充足的优质水源 张志中 摄
(转自《中国水利报》2022年12月17日 记者 刘祖国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