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煤,可以幻化成液体天然气、鱼竿、锂电池,甚至变成婚纱、背包、帐篷、降落伞!“黑”着进去“绿”着出来,在阿拉善高新区,这样神奇的“变形记”每天都在上演。
5月15日,在内蒙古三聚家景新能源有限公司,近百台储罐车进进出出,正忙着将焦炉煤气制成的液化天然气LNG运往附近400公里内的各个加气站。
“过去,有的企业把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直接在烟筒上被火点燃成炬,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原本的“弃儿”如今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的新能源?内蒙古三聚家景新能源有限公司分析中心主任、工程师王涛给出了答案,“将焦化厂产生的焦炉煤气回收作为原料,通过预净化和变温吸附,去除苯、萘、焦油等杂质,气体进入到精脱硫环节。脱硫后,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甲烷化装置进行反应,生产出甲烷。在冷箱作用下,甲烷变成液化天然气LNG,代替柴油供重型卡车使用。而冷箱产生的氮氢混合尾气,供给合成氨装置作为原料,生产液氨。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零排放、零污染。”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是关系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的重大课题。
“双碳”背景下,在阿拉善高新区,一大批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企业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
阿拉善盟沪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煤、焦化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些年已经基本形成“煤头化尾”的产业链内循环。
中控室内,董事长林孝仁亲自做起了讲解。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在氢的催化下合成甲醇、合成氨,再到下游生产链,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DMC、EMC、DEC……这门技术门槛高,生产工艺要求精细,环保要求严格,目前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由此,煤炭在沪蒙成了“变脸王”,开启了一条煤变“绿”、产业链通往高端的新循环。
以煤为基,企业所有项目都围绕碳材料进行转型升级,以焦炉气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构建全循环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实现煤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终端化发展。
在内蒙古庆华集团墙上一面树冠状图前,副总经理苏燕兵展示了煤在这里如何“开枝散叶”。
焦煤经重介洗煤,装入焦炉隔绝空气高温干馏炼焦,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经净化工序,生产中间产品煤焦油和粗苯,作为原料进入园区下游产业链;净化后的煤气经变压吸附提取氢气,用于工业园区下游装置加氢原料气。
一部分氢气用于煤焦油加氢,形成了“煤焦油→沥青→针状焦→超高功率电极材料”“煤焦油→沥青→包覆沥青→锂电负极材料”和“煤焦油→沥青→纺丝沥青→碳纤维”的煤基三条碳材料产业链,成为汽车领域、风力发电领域、航空领域、医疗领域和体育用品的材料来源。
另一方面氢气用于粗苯加氢,形成了“粗苯→纯苯→环己醇→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切片”的煤基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尼龙66切片是合成纤维,被广泛应用。在民用领域,尼龙66纤维可以制成婚纱、礼服、冲锋衣、羽绒服、户外帐篷、登山包等;非民用领域,应用于轮胎帘子布、帆布、输送带、渔网、绳索等产品的生产;国防上,可用作降落伞及其他军用织物。
经过一系列的循环,煤炭资源被“吃干榨尽”。
“煤化工是阿拉善高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阿拉善高新区充分发挥煤化工基础产业优势,精心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一文章,以化为主、以焦为辅,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推动煤化工产业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着力发展煤基化学品、煤基新材料等煤炭深加工产业。”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石磊说。
如今,一大批内蒙古的煤化工企业不仅“材”“能”兼备,还正向着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工厂”进军。“煤头化尾”的效应,让内蒙古煤发生着绿色蝶变。